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打印知识
打印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打印知识

3D打印金属零件如何突破传统工艺精度限制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11-13 16:51:39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传统金属零件制造依赖车削、铸造,精度常受模具限制。3D打印技术通过逐层堆积金属粉末,配合高能激光或电子束熔化,实现复杂结构一次成型,突破传统工艺精度瓶颈。我国研发的金属3D打印技术已实现表面精度达毫米级,大部分零件无需打磨即可直接使用,节省60%后期加工量,在航天装备中完成首次飞行考核验证。

激光聚焦更精准

激光功率与光斑大小精确控制是核心。绿激光(515nm)对纯铜吸收率高达40%,远超传统红外激光,有效减少反射损伤,提升熔池稳定性。毅速激光E3设备采用高功率激光,确保熔池均匀,减少热影响区,实现微米级精度。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制造中,激光聚焦技术实现一体化成型,减少拼接环节,提高精度与效率。

wechat_2025-11-13_165130_993

材料颗粒更微小

金属粉末粒度直接影响铺粉均匀性与熔池稳定性。20-45μm的粉末粒径分布可实现紧密堆积,降低孔隙率至1%以下。球形粉末因流动性佳,铺粉更均匀,减少层间缺陷,提升表面光洁度与机械性能。中科科优的金属粉末制备技术通过控制粒度分布,提高零件致密度与组织均匀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

分层控制更精细

分层厚度控制在20-50微米,减少阶梯效应,提高表面平滑度。SLM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每层粉末熔化路径,确保层间结合紧密,避免未熔合缺陷。分层越薄,零件表面越光滑,尺寸精度越高。在模具制造中,随形水路设计通过精细分层控制,实现冷却均匀快速,提高成型效率与产品质量。

wechat_2025-11-13_115924_228

后处理更高效

采用热处理(如退火、淬火)消除内应力,提高材料强度与韧性;表面处理(如喷砂、电镀)提升耐腐蚀性与美观度;热等静压(HIP)压实内部孔隙,致密度接近100%。航空航天零件通过热处理与HIP处理,确保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嘉立创科技的后处理工艺结合多种方法,优化零件性能,满足不同行业需求。


上一篇:3D打印熔融沉积技术简化了生产流程
下一篇:生物3D打印器官移植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