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服务流程
设计规范
售后服务
支付配送
服务指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服务指南

3D打印增材制造后处理中的热处理技术介绍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08-09 17:36:47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后处理作为增材制造流程中的核心环节,至今已形成多种标准化方法,涵盖除粉、支撑去除、着色等操作。本文将聚焦另一关键步骤——3D打印零件的热处理工艺。根据材料特性、目标性能及所选技术,热处理可采取烧结、金属退火、后固化(硬化)、热等静压(HIP)等多种形式。这些工艺的核心目标在于消除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并优化零件的机械性能。以下将系统解析增材制造领域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及其技术挑战。
22
    热处理在增材制造中的必要性

    3D打印过程中,零件会经历不同工艺的加热与冷却阶段,导致内部残余应力的积累。后处理阶段的热处理至关重要,其不仅用于消除缺陷,还直接影响零件的机械特性,如抗弯强度、延展性及最终硬度。通过针对性热处理,可有效调控材料微观结构,提升成品性能。

    烧结工艺:从生坯到致密零件

    烧结(或称烧结工艺)是增材制造中一种特殊的热处理方式,严格意义上属于制造流程的中间步骤而非后处理。该工艺在粉末粘合或间接3D打印中不可或缺,例如使用含金属颗粒的塑料丝进行打印时,需通过烧结去除粘合剂并固化金属颗粒。

    具体操作中,烧结炉将生坯加热至略低于材料熔点的温度,使金属颗粒结合并去除原始粉末颗粒,从而降低孔隙率、提升硬度。需注意的是,烧结过程中材料会因颗粒重组导致尺寸收缩,收缩幅度通常为15%-20%。该工艺主要适用于金属粉末或陶瓷材料。

    聚合物后固化:优化树脂性能

    针对树脂类材料的增材制造,后固化(硬化)是提升零件性能的关键步骤。树脂由液态单体组成,打印过程中紫外线虽能引发部分交联,但某些区域可能交联不充分,导致零件强度不足。

    后固化工艺通过专用设备(如Formlabs的FormCure固化站)对打印件进行紫外线照射,完成剩余单体的交联反应。此过程不仅能降低零件脆性、提升耐久性,还可固定树脂颜色并确保使用安全性。固化时间受树脂类型和零件尺寸影响,通常零件体积越大,所需固化时间越长。

    退火处理:调控材料微观结构

    退火是一种通过可控加热与冷却改善材料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玻璃及部分塑料(如PLA、PETG)。其原理是将材料加热至结晶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温度区间,促使分子或晶粒重组,从而提升稳定性。

    对聚合物而言,退火可加速收缩、减少内应力;对金属而言,退火通过再结晶增大晶粒尺寸,提升延展性与强度。需注意,退火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需严格匹配材料特性,否则可能导致ABS等热塑性塑料翘曲变形。

    金属专用热处理技术

    针对金属3D打印零件,还可采用以下附加热处理方法:

    热等静压(HIP):结合高温与惰性气体等静压,将零件封装于高压容器中,通过热-压复合作用消除内部空隙与残余孔隙,显著提升密度与强度。该技术同样适用于陶瓷材料。

    通过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并精准控制参数,可有效优化3D打印零件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满足不同行业对材料强度、耐久性及尺寸精度的严苛要求。

标签:

上一篇:快速原型制作在3D打印中的应用有哪些
下一篇:3D打印技术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向核工业关键部件生产迈进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