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打印知识
打印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打印知识

我国3D打印产业研发投入短板及扶持策略研究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10-14 14:05:03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我国3D打印产业研发投入与扶持对策建议

我国对3D打印产业基础性研究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小,政府采购扶持力度不够。因此,针对加大政府对3D打印产业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和政府采购的扶持力度,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3D打印产业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力度

  1. 协同国家科研计划开展3D打印技术的基础研究
    增强3D打印产业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的措施,可通过配合国家科研计划开展3D打印技术的基础研究。通过相关部门牵头制定3D打印基础研究科技战略,并细化开展基础研究的科研计划,推动国家实验室、企业研究中心等机构进行3D打印技术的基础性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机构的基础理论和企业等产业化部门在应用服务方面的有机结合。

  2. 加大基础性研究的稳定性、持续性投入力度
    针对3D打印技术中重点和核心领域的基础研究,鼓励3D打印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部门进行长期研究,加大基础性研究的稳定性、持续性投入力度。对于在3D打印技术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开展原创性自由探索的科研团队不仅给予长期稳定性支持,还需放开经费使用权的管制,使经费使用更加灵活。

2

二、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将符合条件的3D打印技术或产品纳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支持范围,并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等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同时,我国政府应在3D打印产业相关产品采购时鼓励国内企业参与竞标,为国内企业创造更多盈利空间。现阶段我国3D打印企业技术实力较弱,政府可以鼓励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竞标。对于有些采购项目,可以着重购买一些中等技术水平产品,既降低了政府支出,又为相比较国外企业技术较弱成本低的国内企业创造机会。这在客观上推动国外企业积极与国内企业合作,对国内3D打印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3D打印行业安全监管,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知识保护指数对产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对3D打印知识产权保护可提高产业绩效,知识产权保护代表了研发力度的一个方面,通过加大研究开发立法力度,3D打印企业可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创新水平。


上一篇:3D打印产业解发展难题启创新征程
下一篇:3D打印企业人才策略与全球创新网络融入之道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