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产业全球发展现状分析
3D打印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对全球发展现状的分析应包括基于经济数据分析的3D打印产业全球发展现状和基于专利数据分析的3D打印产业全球发展现状。
全球3D打印产业格局
全球3D打印产业格局形成了以美国、日本、德国企业作为主导,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企业追赶的发展态势。
- 美国:率先将3D打印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 欧盟及成员国:注重发展金属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走在世界前列。
- 俄罗斯:凭借在激光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发展激光3D打印技术研究及应用。
- 日本:全力振兴3D打印产业,借助3D打印技术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专利数据统计
基于欧洲专利局(EPO)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Worldwide)下载的专利数据统计结果表明:
- 至2017年底,共有13121件3D打印授权专利。
- 国际合作专利(本文选取专利发明人的国别来定义国际合作专利,如果发明人的国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我们定义为国际合作专利)比例也不断提高,至2017年,3D打印国际合作专利比例为35.11%。

3D打印产业专利申请情况
从图3.6可以看出,自Yeom Jang Yul公司的Danchenko等人于1989年申请并获得授权第1件3D打印专利以来,世界3D打印专利的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 1989-1998年(萌芽期):
- 这10年间,全球3D打印专利申请的数量极少,仅有86条。
- 主要原因为在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下,大部分企业对于3D打印技术认识比较模糊,因此大部分企业并未投入一定的研发资金和人员在3D打印技术领域。
- 1999-2004年(发展期):
- 从1999年开始至2004年,欧专局每年呈现出递增趋势收到有关3D打印产业专利的申请。
- 表明了各国3D打印产业相关机构逐渐重视对3D打印技术的研发工作,各机构不断增加人力资金的投入。
- 2005-2009年(下滑期):
- 3D打印专利数量出现了一个缓慢的下滑趋势。
- 这可能因为当时3D打印技术尚未形成产业链,对于3D打印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产业发展落后,专利申请增长速度也较为缓慢。
- 2010年以后(快速增长期):
- 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2010年以后,3D打印领域专利不断增加。
- 2017年申请的专利量达2028件之多。
- 专利申请量的增加表明了各国3D打印产业相关机构对该产业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出对这一新兴技术领域积极寻求专利保护的意图。
上一篇:3D打印专利增长与国际合作趋势
下一篇:3D打印技术分类明晰与专利精准检索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