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打印知识
打印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打印知识

3D打印塑料材料的类型特性工艺适配与应用场景有哪些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08-11 15:15:55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塑料是一种由合成或半合成化合物制成的可延展材料,具备形状改变能力。市场上多数塑料为完全合成制品,通常以石油基化学品为原料。随着环保意识提升,由聚乳酸(PLA)等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塑料正逐渐普及。凭借低成本、易加工、多功能及防水特性,塑料在3D打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如您所知,熔融沉积建模(FDM)作为最主流且经济的3D打印工艺,通过挤出塑料丝材逐层构建零件。但该技术的精度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使用塑料粉末)或立体光固化(SLA,使用塑料树脂)存在差异。塑料在FDM工艺中多用于原型制作,而工业级或终端使用场景,制造商更倾向选择SLS(塑料粉末)或SLA(塑料树脂)技术以获得更高精度与零件质量。此外,材料喷射与多射流融合工艺也可用于塑料3D打印。
12
    可用塑料材料概览

    塑料丝材或粉末需熔化后逐层成型,树脂材料则需固化形成物体。不同形态的塑料需适配特定3D打印设置,并赋予零件差异化性能。以下为常用3D打印塑料材料指南: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是工业领域最常用的塑料之一,作为乐高积木的标志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家电外壳及屋顶构件。作为热塑性塑料,其聚丁二烯基弹性体结构赋予材料柔韧性与抗冲击性。ABS主要适用于FDM工艺,因此兼容大多数桌面级3D打印机,同时提供树脂形态以适配SLA或材料喷射工艺。

    ABS打印温度范围为160-230℃,可耐受-20℃至80℃的温度跨度。除高耐候性外,该材料还具备可抛光、可重复使用及化学焊接(丙酮处理)特性。但需注意,ABS不可生物降解,且打印过程中因热收缩需加热构建平台,建议使用封闭式打印机以减少颗粒排放。

    PLA

    与ABS不同,聚乳酸(PLA)由玉米淀粉等可再生原料制成,具备生物降解性。其核心优势在于3D打印时低收缩率,因此无需加热打印床。打印温度建议控制在190-230℃之间。

    PLA因高冷却硬化速率导致后处理难度较高,且与水接触易引发损坏或变色。尽管如此,该材料仍是FDM工艺的常用选择,尤其以半透明形态及丰富色彩见长。

    ASA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与ABS特性相近,但具备更优的抗紫外线能力。打印时可能存在工艺复杂性,建议使用加热打印床。其打印参数与ABS高度相似,但需注意苯乙烯排放问题,推荐在封闭式打印机或户外环境操作。ASA打印件稳定性与耐久性突出。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常见于一次性塑料瓶,是食品接触级材料的理想选择。该材料呈半刚性,具备良好耐候性,最佳打印温度需达到75-90℃。PET以半透明丝材形式销售,包含PETG、PETE、PETT等变体。其优势在于打印无气味且100%可回收。

    PETG

    PETG(乙二醇改性聚酯)是增材制造市场的热门热塑性塑料,兼具PLA的打印易用性与ABS的弹性。作为非晶态塑料,其化学成分与PET一致,但通过添加乙二醇降低脆性。PETG为100%可回收材料,在3D打印中以简单性与功能性平衡著称。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PC)是专为技术应用开发的高耐用性材料,可耐受150℃高温不变形。但PC易吸湿,需存放在密闭容器中以维持性能与抗压强度。该材料在3D打印领域以高强度与透明度备受青睐,密度显著低于玻璃,适用于光学可见部件、防护屏及装饰物设计。

    高性能塑料(PEEK、PEKK、ULTEM)

    3D打印技术演进推动了对新型材料的研发,高性能丝材(如PEEK、PEKK、ULTEM)应运而生。这类材料属于聚芳醚酮(PAEK)与聚醚酰亚胺(PEI)家族,具备接近金属的机械性能与耐热性,同时重量更轻。其特性使其在航空、汽车及医疗领域具有高度吸引力。

    高性能塑料可通过FDM工艺打印,但需配备230℃以上加热床、350℃挤出机及封闭式打印腔体。目前约65%的高性能塑料采用FDM技术,同时也可提供SLS兼容粉末形态。

    聚丙烯(PP)

    聚丙烯(PP)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纺织行业及日常用品生产,以耐磨性、抗冲击性、相对硬度与柔韧性著称。但材料耐低温性较差,且对紫外线敏感,可能引发膨胀问题。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在生产轻质高强零件方面优势显著,通过添加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凯夫拉纤维)增强性能。纤维类型分短切(长度<1mm,混合尼龙、ABS或PLA)与连续纤维两种,前者提升零件刚度与耐久性,后者实现完整纤维增强。

    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通过将PLA等基材与粉末(如竹子、软木、木材)混合,赋予丝材特殊颜色或表面质感。这类材料通常由70%基材与30%添加剂组成,可模拟有机纹理。此外,部分工艺(如Colorfabb、BASF方案)通过FDM技术实现金属质感打印,提供铜、青铜、银等多种颜色选择。

    可溶性物质

    可溶材料用于制造后处理溶解的支撑结构,常见类型包括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与柠檬烯相容)与聚醋酸乙烯酯(PVA,与水相容,最高70℃)。水溶性BVOH丝材近年来在双挤出机打印机中逐渐普及,其溶解度优于PVA。

    柔性材料

    柔性丝材(如TPE、TPU)在3D打印市场占比提升,可生产延展性零件。这类材料打印性能与PLA相近,但刚度差异显著,需注意与挤出机兼容性以避免喷嘴堵塞。

    聚酰胺(PA)

    聚酰胺(PA)通常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工艺由白色粉末状颗粒制成,部分变体可适配FDM丝材。其生物相容性使其可用于食品接触部件(酒精类食品除外)。

    聚酰胺为半结晶结构,兼具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平衡,表现刚性、柔韧性及抗冲击性。这些特性使其在齿轮、航空航天部件、汽车零件、机器人结构、医疗假肢及注塑模具等领域广泛应用。

    铝化物

    铝化物通过SLS工艺由聚酰胺与铝粉混合制成,表面呈微孔颗粒状,具备高强度与耐温性(可达172℃)。但需后处理(如研磨、涂层或铣削)以优化表面质量,适用于复杂模型、设计零件或功能性原型的小批量生产,几何限制极小。

标签:

上一篇:碳纤维增强PLA在3D打印中的应用介绍
下一篇:3D打印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材料工艺有哪些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