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打印知识
打印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打印知识

3D层压打印技术:增材与减材融合的快速成型工艺介绍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08-11 13:43:45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增材制造领域包含多种工艺,其技术原理存在显著差异。尽管熔融沉积建模(FDM)和光固化成型(SLA)等主流技术已高度成熟,但某些特色工艺仍值得深入探讨。3D层压打印便是典型代表,其独特性源于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的复合应用,在3D打印技术体系中形成差异化路径。
2
    技术起源与商业化进程

    该工艺的历史可追溯至1991年,Helisys公司首次开发出层压物体制造技术。其核心流程为:将多层材料叠合粘接,通过激光沿预设轮廓切割,最终形成三维结构。2003年,ConorMacCormack与FintanMacCormack兄弟对该方法进行创新性改良,采用普通纸张结合喷墨打印技术,逐层构建彩色图案,再利用钨制刀片剔除多余材料以呈现最终形态。

    MacCormack兄弟通过创立McorTechnologies公司实现技术商业化,并进一步开发出CMYK四色印刷工艺,使制品具备高饱和度色彩表现,特别适用于视觉原型制作与广告展示。这一创新催生了选择性沉积层压(SDL)技术:每张纸张先经彩色打印,再通过区域选择性粘合组装,最终经精密切割成型。粘合剂仅涂布于设计区域,显著减少材料浪费。那么,这项技术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当前应用场景与技术边界如何?

    工艺原理与操作流程

    相较于传统3D打印的纯增材模式,层压制造采用混合工艺路线。其增材环节通过粘合剂将分层材料逐片粘接,形成致密块体;随后进入减材环节,由激光沿三维模型轮廓进行精准切割,雕刻出各层细节。这种增材-减材协同机制确保了层间形状的精确契合,最终构建出具备复杂几何特征与清晰边缘的实体部件。

    材料适应性与应用场景

    层压打印技术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材料兼容性,可处理纸张、金属、塑料及复合材料等多类基材。其中,纸张因层压后具备类木材特性而成为最常用材料,通过硬化树脂浸渍还可进一步提升刚度。其他材料如金属或塑料虽需特定工艺适配,但已拓展了技术应用的材料边界。

    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快速原型制作、建筑模型构建及全彩营销物料生产。其设备操作简便且易于集成至办公环境,成为企业内部原型开发的理想选择。

    技术优势与现存局限

    优势层面:

    经济性突出:采用纸张、塑料片等低成本材料,显著降低制造成本。

    大尺寸制程能力:支持大型部件生产,尤其适合原型验证与展示模型。

    结构稳定性优异:层间强结合力确保制品机械完整性。

    支撑结构简化:减少额外支撑材料消耗与后处理工序。

    表面质量优化:自动实现部件可见面光滑处理,降低人工修整需求。

    局限方面:

    材料限制:当前主要适配纸张、塑料及特定复合材料,难以满足高机械性能或热性能要求。

    效率瓶颈:复杂几何结构打印耗时较长,制约短期项目应用。

    表面缺陷:层间接缝可能影响外观,精细度与先进3D打印工艺存在差距。

    废料处理挑战:切割过程产生大量边角料,回收难度较高,引发环境考量。

    技术演进与未来方向

    层压增材制造凭借其独特的工艺组合、低成本优势及易得材料体系,在快速成型与特定建模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技术迭代,如超声波固结(一种低温金属3D打印工艺)等衍生技术的出现,有望进一步提升现代制造能力,拓展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边界。这项融合传统材料与数字制造的技术,正持续为工业设计与原型开发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标签:

上一篇:低温3D打印玻璃技术:室温沉积与热处理实现高精度制造
下一篇:3D打印菌丝体复合材料的工艺优化探讨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