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D打印领域,"自攻螺丝"(俗称攻牙)这一概念对非专业人士而言可能较为陌生。它指的是在无螺纹的零件上通过工具加工出螺纹,从而形成螺丝或螺帽的过程。
3D打印手板模型中,自攻螺丝的应用尤为常见,尤其在装配件制作时。手板打样通常用于新产品验证,设计中常需螺丝装配。若使用标准规格螺丝,只需在手板模型中预留螺丝孔位置,后续通过攻螺帽完成装配,螺丝则可直接采购市售标准件。
尽管市售螺丝与3D打印手板材料存在差异,可能影响外观,但对大多数手板模型而言影响有限。然而,对于注重外观验证的模型,客户可能要求自攻螺丝(攻牙)以保持外观一致性。此时需采用攻牙扳手或攻牙机实现自攻螺丝,其中攻牙扳手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更受青睐,客户可自行购买使用。
有人会问:能否在3D打印时直接生成螺丝与螺帽?或通过CNC加工直接铣削出螺丝螺帽?理论上可行,但成品精度较低。若为非标螺丝螺帽,则必须依赖3D打印,因攻牙扳手仅支持标准规格。如下图的模型即为直接3D打印的螺丝,虽精度略逊但功能可用。
需特别注意,攻螺纹属于3D打印后处理工序,但设计三维图时需提前预留攻牙位置。因攻牙过程会磨除多余材料,若壁厚过薄可能导致磨穿,工业设计师务必重视这一细节。
标签:
上一篇:3D打印改变汽车制造如何造出更轻更高效的电动车
下一篇:3D打印服务中怎么合理设置产品的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