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服务流程
设计规范
售后服务
支付配送
服务指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服务指南

3D打印与AR技术赋能让文物活过来了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08-13 15:59:04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近日,西安博物院内的一尊3D打印"唐三彩腾空胡人骑马俑"引发关注,其赛博朋克风格与全新上色工艺的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图为该"机械风三彩腾空马"在展柜中的陈列场景。
22
    如何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老文物重新焕发活力,被当代年轻人感知与喜爱?西安博物院近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馆藏文物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活态"文化载体。作为文物保护、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平台,该院正以"互联网+"思维推动"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吸引更多公众走近文物、理解文物。

    今年8月,西安博物院联合中国运动科技品牌匹克启动"文物复活计划",运用图像采集与3D打印技术对镇馆之宝进行现代转化。当匹克的"赛博"国潮科技美学遇上唐三彩的艺术精髓,这尊融合传统与未来的"机械风三彩腾空马"一经展出,便成为年轻观众争相打卡的热门展品。

    "没想到文物也能如此时尚!"现场观众纷纷感叹,"这是历史与未来、传统与潮流的跨界对话。"据西安博物院负责人透露,双方还将推出系列联名鞋服,通过汇聚青年设计力量,让历史与现代、厚重与时尚深度融合,重新诠释文物跨越时空的魅力,探索文物活化的更多可能性。

    除3D打印文物展示外,西安博物院近期上线了AR导览服务。观众佩戴AR眼镜对准文物,即可触发智能识别功能,不仅能看到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还能通过虚拟互动"触摸"珍贵文物、"修复"破损部件。有体验者表示:"这种沉浸感就像把文物捧在了手心。"

    据介绍,AR导览平台的开发初衷是打破时空限制,以更直观的方式传递文物信息。通过"超媒体"技术实现故事化解说、3D数字化全景展示及AR创意特效,系统生动呈现文物的"前世今生",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传递可感知的历史温度。

    文物"活起来"的关键,不仅在于科技手段的应用与文化科技的融合,更需深耕文物内在价值。西安博物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挖掘馆藏资源文化精髓,通过多样化形式开发文物资源,推动文物开放共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标签:

上一篇:3D打印行业未来的核心趋势会向小批量生产发展吗
下一篇:汽车铸铝零件可以用3D检测的方法检测吗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