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打印完的3D模型摸起来像砂纸?很多人会先简单磨两下,让表面“顺溜”点。但问题来了——磨滑后到底要不要再打磨抛光?这就像炒菜时尝了口觉得咸,加水后还要不要再加盐?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清楚,让你的3D作品从“凑合看”变成“抢着摸”!

初步打磨只是“去大茬”,细微的纹路和毛刺还藏在表面下。比如打印个卡通小熊,鼻子部分可能摸起来还有小颗粒;做个手办头发,发梢可能不够柔顺。这些“隐形瑕疵”不处理,玩具玩久了容易藏灰,摸起来也不舒服——就像穿新鞋没擦鞋油,看着新但不够亮堂!
摸!如果表面摸起来像剥了壳的荔枝——光滑但有点涩,或者对着光看有细微划痕,那就得再打磨。另外看用途:给孩子玩的玩具,安全第一,表面越光滑越好;如果是装饰摆件,追求“镜面效果”,那必须多磨几遍。还有材料差异:PLA材料“吃磨”,多打几次更亮;树脂类材料“娇贵”,得用细砂纸轻磨。
打磨抛光不用“高大上”工具!先备几套砂纸:400目去大毛刺,800目磨细节,1200目“抛光”。打磨时顺着纹路“单方向”推,别来回搓,避免划伤。最后用抛光膏或软布“收尾”,模型立刻“亮得能照见人影”!如果嫌麻烦,还能用“抛光机”代劳,但手磨更“可控”,适合新手。
不是所有模型都得“磨到极致”!比如做实验用的小零件,表面糙点不影响功能,省时间更重要;但如果是送人的定制玩具,多花半小时打磨,收礼的人能开心好几天——这波“情感投资”超值!另外,不同部位区别对待:关节活动处少打磨,避免太光滑容易滑脱;装饰性花纹多打磨,凸显细节更精致。
说白了,3D打印后的打磨抛光,就像给作品“做美容”——不是必须,但做对了能“颜值翻倍”。下次打印完模型,别急着收工,试试这些小技巧,让你的作品从“能玩”变成“爱不释手”!
上一篇:3d打印健身环日常使用需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抱歉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