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打印知识
打印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打印知识

3D打印蜂窝结构力学性能与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10-20 16:00:41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3D打印蜂窝结构在准静态压缩下的力学行为规律及设计优化路径,重点揭示了结构参数、材料特性与能量吸收性能的关联机制:

一、力学性能与变形模式解析
通过面内单轴压缩实验,系统研究了六边形、正方形、三角形蜂窝结构的变形特征:

  • 六边形蜂窝呈现各向异性:X1方向形成45°交叉变形带,X2方向产生垂直于加载方向的变形带,表现出优异的能量吸收稳定性
  • 正方形结构压缩时形成垂直变形带并向一侧弯曲,三角形结构则无显著变形带,与脆性蜂窝的断裂失效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 相对密度增大显著提升弹性模量、平台应力及能量吸收能力,但导致致密化应变降低;X1方向因各向异性特性展现更优的平台应力和吸能效率

wechat_2025-09-11_093015_790

二、重复压缩特性验证
PDMS蜂窝经多次压缩仍保持稳定力学响应;TPU系列材料因塑性变形特性,其应力-应变曲线在初始压缩后下降并趋于稳定。以TPU(1)蜂窝为例,X1方向平台应力与能量吸收分别稳定在原始值的57.1%和59.6%,证实了弹性多孔结构的可重复利用潜力。

三、与发泡材料性能对比
规则蜂窝结构凭借明确的平台阶段,在致密化前可吸收更多能量且传递应力更小。相较于随机发泡材料的应力单调递增特性,蜂窝结构通过规则孔隙设计实现了更高效的能量吸收控制。

wechat_2025-09-11_092940_807

四、数值模拟与梯度设计创新
基于PDMS材料特性建立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通过单轴压缩实验验证了其预测准确性。梯度蜂窝结构设计通过调控各层单元尺寸,实现了平台区域变形模式的可控调节,为轻质材料设计开辟了新思路。数值模拟技术则提供了经济高效的性能预测手段,支撑了材料-结构协同优化设计。通过打印参数调控、梯度结构设计及数值模拟验证,可实现蜂窝结构力学性能的精准设计与预测。这些发现为缓冲减震、护具定制等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与技术路径。


上一篇:3D打印背包的力学优化设计
下一篇:蜂窝结构压缩性能与吸能特性深度解析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