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ek等借助FFF制作出规则和渐变拓扑蜂窝结构,研究发现不同的拓扑排列可以改变结构的变形规律,且渐变拓扑结构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
Wu等采用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单孔结构和复合蜂窝的面内压缩响应,其中复合蜂窝以方形、圆形和六边形蜂窝作为蜂窝层,发现通过适当的进行蜂窝层的布置可以有效的提高负载均匀性并控制平台应力和能量吸收的幅度。
Feng等用曲面代替传统菱形蜂窝的蜂窝壁,借助FDM设计制造了具有不同相对密度和梯度排列的蜂窝结构并进行测试,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规则蜂窝的强度和相对刚度随相对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与传统蜂窝相比,梯度蜂窝表现出最佳的能量吸收性能。
梯度多孔材料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了解梯度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过程,以及它们与规则蜂窝结构之间的区别,有望为轻型功能渐变多孔材料的未来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在调研大量文献后发现,尽管定制3D打印蜂窝结构可实现力学响应和吸能性,但是许多工作都集中在刚性或脆性材料上,对工业塑料研究很少。因此,本课题以超弹性材料PDMS、弹性和柔性弹塑性材料TPU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地探究了在准静态压缩下弹性多孔蜂窝结构的力学响应和吸能性。其中,以六边形蜂窝结构为主,探究了相对密度和材料对多孔蜂窝结构的影响;通过引入正方形和三角形单元,进一步探究了在不同材料下,单元形状对弹性蜂窝结构的影响。此外,还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梯度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吸能性进行了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蜂窝结构制作与表征:蜂窝结构的材料、设计、制作和表征进行系统的介绍。首先明确了题中用到的材料和仪器,并对主要制作和测试设备进行原理性的介绍;然后设计了本文要制作的蜂窝结构并制备相应的材料,借助直书写打印机和FDM打印机制作了由不同材料组成的蜂窝结构并进行表征;最后,通过单轴拉伸实验比较了三种材料的力学性能。
装置组成:该装置主要由计算机控制系统、三维移动平台和油墨输出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计算机控制系统用来进行三维结构的设计以及打印路径的编写,也通过其来控制移动平台的移动以及调整打印参数。
上一篇:多孔材料应用与3D打印下的蜂窝结构新探
下一篇:3D打印蜂窝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