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D打印全球研发合作网络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整体网络特征、各网络主体网络地位以及核心网络主体网络地位三个方面展开。
网络密度分析
为系统地把握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整体网络特征,本研究对3D打印专利权人的全球合作网络特征展开分析。具体操作如下:
- 数据计算与绘图:通过Ucinet和Netdraw软件,计算并绘制了时间跨度相同的三个时间段中专利数量Top50的专利权人的网络密度和合作网络图。
- 样本选取依据:
- 为比较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不同时段网络密度变化情况,文中在三个时间段选取相同数量的网络主体(专利权人)。
- 经计算,三个时间段中专利数量Top50的专利权人所申请的专利数量分别占该时间段专利数量总额的89.88%、87.57%和84.66%,因此该样本的选取基本不影响三个时间段网络整体网络特征的分析。
- 时间段选取原因:三个时间段分别选取2003 - 2007年、2008 - 2012年、2013 - 2017年期间的3D打印专利数据。之所以从2003年开始选取,主要原因为2002年及2002年之前年份的3D打印专利数量过少且机构间进行国际合作的专利数量不多,难以进行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分析。

合作网络特征动态研究
通过分别分析这三个时间段专利数量排名前50的专利权人之间的合作网络,来动态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即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特征。
- 网络图含义:专利权人研发合作网络图中的圆点指的是在该时间段专利数量排名前50的专利权人,圆点的大小表示此时间段中该专利权人申请专利(不含同族专利)的项数多少;两圆点之间有线连接说明两圆点所代表专利权人在该年份共同申请过专利,连线粗细表示这两个申请人该时间段共同申请过专利的项数多少。
- 第一阶段网络情况:观察3D打印产业专利申请量为前50的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图,可以发现,在此阶段各专利权人已经在国际合作方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各机构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网络,虽然还有一些机构处于独自研发的孤立状态,但3D打印产业合作网络已经展现出雏形。相较于第一阶段专利合作网络,参与合作的专利权人间联系加强。
- 第二阶段网络密度:利用Ucinet软件计算2013 - 2017年3D打印技术各专利权人的网络特征,发现这个阶段的网络密度为0.326,网络密度持续增加。通过将2013 - 2017年间3D打印产业专利权人前50的各专利权人所形成的专利合作矩阵导入Netdraw软件中(此处虽提及导入操作,但未进一步阐述导入后的分析等情况 )。
上一篇:3D打印产业创新网络透视合作、特征与核心“引擎”
下一篇:3D打印专利增长与国际合作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