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打印知识
打印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打印知识

什么条件下3D打印可以实现‘无支撑’结构?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09-15 15:08:40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实现无支撑3D打印是增材制造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其本质在于克服材料沉积过程中的重力效应与热变形挑战。这项技术要求精确协调材料性能、几何拓扑、工艺参数和设备能力四大要素,使熔融材料在固化前保持结构稳定性。从技术角度看,无支撑打印并非完全消除支撑,而是通过创新方法将传统外部支撑转化为结构自支撑或功能化内置支撑。

悬垂结构角度控制是基础条件。当悬倾角小于45度时,大多数FDM技术可实现无支撑打印;但对于金属SLM工艺,这个临界值可放宽至30度——因为熔池表面张力提供额外支撑力。德国通快公司通过优化激光扫描策略,在钛合金打印中将最大无支撑悬垂角度提升至35度。更突破性的进展来自坡口设计:采用曲线过渡而非直角连接,使悬垂部位应力分布更均匀,美国Optomec公司借此实现0.3mm薄壁结构的无支撑打印。

材料特性革新改变游戏规则。高粘度光敏树脂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即时固化效应,使SLA技术可打印水平跨度达15mm的桥接结构。巴斯夫开发的UltraCast投资铸造材料,在燃烧后残留灰分仅0.02%,完美解决熔模铸造中的支撑残留问题。各向异性材料尤其值得关注:碳纤维增强PLA在X-Y平面的刚度是Z轴的4倍,天然适合大跨度无支撑打印。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利用该特性,打印出翼展2米的一体化无人机机翼,最大翼弦处无需任何支撑。

工艺创新开辟新路径。多喷头打印系统可交替沉积主体材料和可溶解支撑材料,后期通过化学溶解实现"等效无支撑"。Stratasys F370设备采用水溶性支撑,使复杂流道结构的后处理时间减少80%。粉末床工艺天然具有自支撑特性:SLS技术利用未烧结粉末作为支撑介质,使内部空腔和复杂晶格结构无需专门支撑。惠普Multi Jet Fusion技术更进一步,通过细化剂精确控制烧结区域,实现0.1mm精度的悬垂结构。

无支撑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将支撑需求转化为功能特征。医疗器械公司Carbon3D在打印呼吸道支架时,将传统需要支撑的悬挑部位设计为功能性筛孔结构,既满足力学要求又增强细胞附着能力。这种"功能化支撑"理念正在改变设计哲学——不是如何避免支撑,而是如何使支撑成为设计的一部分。

实际应用需应对多重挑战。大尺寸构件容易因热累积导致下垂:SLM Solutions公司通过分区扫描和间歇冷却策略,将800mm钛合金构件的变形量控制在0.1mm/m以内。各向异性收缩也是隐患:聚合物打印采用径向填充图案可使收缩应力均匀分布,某汽车厂商借此实现1.2米长的仪表板骨架无支撑打印。


标签:3D打印

上一篇:3D打印——实现你的设计自由!
下一篇:3D 打印经济性评估 单件成本与批量模具制造对比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