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为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熔融挤出3D打印技术因其设备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精密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高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需求。然而,传统精密陶瓷制造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将熔融挤出3D打印技术应用于精密陶瓷制造,有望突破传统制造的限制,实现精密陶瓷的快速、个性化制造。

熔融挤出3D打印技术原理
熔融挤出3D打印技术,也称为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热塑性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通过喷头按照计算机预先设计的三维模型路径进行挤出,材料在挤出后迅速冷却固化,逐层堆积形成三维实体。该技术具有打印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可制造复杂结构零件等优点。
精密陶瓷的特性与应用
精密陶瓷是指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通过精确的化学计量、先进的成型技术和高温烧结等工艺制备而成的陶瓷材料。它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绝缘性、耐高温、耐腐蚀等。在航空航天领域,精密陶瓷可用于制造发动机部件、热防护材料等;在电子信息领域,可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基板、电子封装材料等;在生物医疗领域,可用于制造人工关节、牙齿修复材料等。
材料准备
- 陶瓷粉末选择:选择合适的陶瓷粉末是实现精密陶瓷制造的基础。陶瓷粉末应具有高纯度、细粒径、良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等特点。常用的精密陶瓷粉末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等。例如,氧化铝陶瓷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等领域;氧化锆陶瓷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常用于生物医疗领域。
- 粘结剂添加:由于陶瓷粉末本身不具有热塑性,无法直接通过熔融挤出3D打印技术进行成型。因此,需要添加粘结剂将陶瓷粉末粘结在一起,形成可挤出的丝材。粘结剂的选择应考虑其与陶瓷粉末的相容性、熔融温度、流动性等因素。常用的粘结剂包括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等。
- 丝材制备:将陶瓷粉末和粘结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挤出机将混合物挤出成直径均匀的丝材。丝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打印质量和成品性能,因此需要严格控制丝材的直径、圆度和表面质量等参数。
设备选择与调试
- 3D打印机选择:选择适合精密陶瓷制造的熔融挤出3D打印机是关键。应选择具有高精度喷头、稳定的加热系统和精确的运动控制系统的打印机。高精度喷头可以保证材料的精确挤出,稳定的加热系统可以确保材料在挤出过程中保持均匀的熔融状态,精确的运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打印路径的精确控制。
- 设备调试:在使用3D打印机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调试。包括喷头温度、打印平台温度、挤出速度、打印速度等参数的设置和校准。喷头温度应根据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调整,以确保材料能够顺利挤出且不出现堵塞或流淌现象;打印平台温度应保证材料能够良好地附着在平台上,避免出现翘曲或脱落问题;挤出速度和打印速度应相互匹配,以保证打印质量。
打印工艺参数优化
- 层厚设置:层厚是影响打印精度和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较小的层厚可以提高打印精度,但会增加打印时间;较大的层厚可以提高打印效率,但会降低打印精度。因此,需要根据产品的精度要求和打印效率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来说,对于精密陶瓷制造,层厚应控制在0.1 - 0.3mm之间。
- 填充密度调整:填充密度是指打印实体内部材料的填充程度。较高的填充密度可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硬度,但会增加材料消耗和打印时间;较低的填充密度可以节省材料和打印时间,但会降低零件的强度。在实际打印中,可以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调整填充密度,一般填充密度在20% - 80%之间。
- 打印方向优化:打印方向对零件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打印方向会导致零件内部纤维排列方向不同,从而影响零件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在设计打印模型时,应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和性能要求优化打印方向,使零件在受力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强度。
后处理工艺
- 脱脂处理:打印完成后,零件中仍含有大量的粘结剂,需要通过脱脂处理将其去除。脱脂处理通常采用热解或溶剂萃取的方法。热解是将零件在高温下加热,使粘结剂分解成气体逸出;溶剂萃取是将零件浸泡在特定的溶剂中,使粘结剂溶解在溶剂中。脱脂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零件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
- 烧结处理:脱脂后的零件需要进行烧结处理,以提高其密度和力学性能。烧结处理是将零件在高温下加热,使陶瓷颗粒之间发生扩散和结合,形成致密的陶瓷体。烧结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参数对烧结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陶瓷材料的特性进行优化。
- 表面处理:烧结后的零件表面可能存在粗糙、裂纹等缺陷,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表面质量。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抛光、研磨、涂层等。抛光和研磨可以去除零件表面的毛刺和凸起,使表面光滑平整;涂层可以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标签:
上一篇:3D打印和快速成型的区别在哪里
下一篇:3D打印马氏体不锈钢产品性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