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打印知识
打印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打印知识

3D打印技术在康复辅具领域的定制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08-14 15:25:44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康复辅具领域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涵盖矫形器、假肢、个人移动辅助器具、沟通与信息辅助器具及个人医疗辅助器具等多个细分品类。
9
    3D打印在辅具制作中的应用场景

    3D打印技术以个性化定制为核心优势,所提供的康复辅具产品基本实现定制化生产,显著降低了传统定制工艺的高成本。

    当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两大类场景:其一为非植入性医疗器械,包括医疗模型、假肢、助听器、诊疗器械、辅助器具及手术导板等;其二为个性化永久性人体植入物,采用钛合金、生物陶瓷等医疗级材料,打印牙齿、骨骼、关节等人体替代部件。

    具体实践过程中,3D打印辅具的制作存在两种主流方式:

    方式一:通过3D扫描设备采集人体特定部位数据,经专业人员处理生成三维模型,再由数控人员编制加工程序,输入数控设备后加工出与模型完全一致的产品,最终进行修整处理。

    方式二:利用磁共振(MRI)与CT扫描技术获取完整骨骼数据,在计算机中构建残疾人骨骼的3D图像,通过3D打印设备生成与患者骨骼一致的实体模型。基于模型残缺情况设计假体,完成模拟安装与修整后,再使用适配材料打印最终植入假体。

    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波兰定制化手指矫形器

    某波兰生物工程研究生团队为四肢麻痹患者设计了一款轻量化定制手指矫形器,以辅助手指抓取功能。设计流程如下:

    制作患者手部石膏模型并进行三维扫描;

    在三维建模阶段重点解决矫形器与手部的贴合问题,尝试多种机械方案。矫形器外壳需紧密贴合手腕,手指部分通过小型部件模拟关节结构,并集成杠杆控制装置;

    采用双喷头FDM3D打印机与ABS丝材,打印70余个不同部件,装配后通过魔术贴固定矫形器。

    日本假肢制造革新

    传统假肢制造需庞大流程与设备成本,且依赖技师个人技术,单条假肢成本30万~100万日元,交货周期通常2~3周。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师可快速获取患者肢体扫描数据,在计算机中匹配设计假肢模型,确保与患者身体协调性,同时实现外壳设计的自由度与结构轻量化。

    脊柱侧弯矫形器优化

    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仅10%需手术治疗,90%可通过保守治疗(如矫形支具)管理。但传统支具存在透气性差、与身体贴合度不足、器械厚重、外观不美观等问题,导致患者佩戴依从性低,影响疗效。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与康复辅具企业已开始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更轻量化、美观且贴合患者身体的定制化脊柱侧弯矫形器。

    3D打印辅具制作的优势对比传统工艺

    相较于传统制造,3D打印技术省去了模具制造的时间与成本,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同时降低试错成本。该技术基于计算机图形数据,通过增材制造方式生产各类形状的辅具,不仅提高材料利用率,还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结构产品的制作。

    传统康复辅具制造流程复杂:企业需根据患者大体情况分类设计不同型号产品,模具厂依据图纸开发高成本模具。为控制成本,厂家通常设定基础型号,并配套开发工装夹具,最终进行大批量注塑生产。此模式导致产品尺寸有限、型号单一,难以精准匹配患者身体结构,且整体流程生产量大、周期长、规格少。

    而3D打印技术的流程更为简洁:首先获取患者骨骼、皮肤或体型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设计完成后直接导入打印设备(配备适配材料),打印后经简单处理即可获得定制化辅具。整个过程具备精准化、个性化特点,显著缩短时间成本,并提升产品与患者身体的匹配度。

标签:

上一篇:ABS与PLA3D打印材料特性对比及适用场景分析
下一篇:3D打印技术的现状怎么样?哪个领域可以用3D打印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