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的高性能工程塑料3D打印技术,为工业级制造的定制化与小批量生产需求提供了低成本、轻量化的解决方案。
ABS、PC、PA、ASA、PEEK等高性能工程塑料在轻量化、隔热性、电绝缘性及耐用性方面表现卓越,常可作为金属合金的经济高效替代品(如PEEK),其打印成型的工件可直接用于实际生产场景。
成功打印此类高性能塑料并非易事,对设备性能有严格要求。其中最关键的是打印机的加热系统——工业级3D打印机需配备高质量高温挤出喷头与先进的恒温加热打印室(简称恒温腔室)。
据调研,当前主流加热方式可分为三类:
打印平台加热(部分设备附加保温棉):仅能维持平台表面恒温,无法保证成型空间整体温度稳定。打印小型零件时问题不显著,但随着模型高度增加,打印表面与平台的温差逐渐扩大,导致模型内应力积聚,引发翘曲或开裂。
电辅助风扇吹热风:通过局部热风实现保温效果,但温度分布不均匀,难以精准控制以满足不同高性能材料所需的打印环境温度。
热风循环对流系统:采用夹层式隔热腔室,结合可控温度调节与循环热风设计,确保腔室内温度均匀分布,形成稳定恒温环境。
高性能材料成型对温度环境要求极为严苛。若加热与冷却过程形成快速温度循环,会导致工件内部产生不均匀温度梯度与残余应力,进而引发翘曲变形、层间开裂等问题,影响打印精度与稳定性。
因此,恒温加热环境对高性能工程塑料部件的打印至关重要。iBridgeri341工业高温3D打印机通过提供高温打印环境(恒温腔室),有效促进打印件成型质量,确保其具备高机械强度与低内应力特性。
以下以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的ABS塑料为例展开分析:
ABS在打印过程中经历两次相变:第一次是固态丝材受热熔化为熔融态,第二次是熔融态经喷嘴挤出后冷却凝固为固态。
凝固阶段的体积收缩会产生内应力,这是导致模型翘曲的主要原因。而成型空间温度直接影响内应力大小:腔室温度升高时,一方面分子链热运动能量增强,另一方面体积膨胀使分子间距增大、活动空间扩展,加速应力松弛过程,从而降低内应力与翘曲程度。
但腔室温度也非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导致零件表面起皱,小截面零件出现“坍塌”或“拉丝”现象(即前一层尚未完全固化便被后一层挤出丝覆盖,因无法承受挤出力而凹陷变形,同时挤出丝被喷头拖拽)。反之,若腔室温度过低,挤出丝快速冷却会增大内应力,引发翘曲、层间粘接不牢甚至开裂等问题。因此,只有将成型空间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才能实现较小的翘曲程度、较好的表面质量及更高的成型精度。
对于PC、PEEK及碳纤维等高性能复合材料而言,其打印过程受温度梯度影响更为显著,需更高空间温度以确保成型质量。因此,维持稳定的恒温环境是减少温度梯度及残余应力对工件影响的关键手段。
标签:
上一篇: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定制礼品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下一篇:医疗器械领域采用3D打印的优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