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打印知识
打印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打印知识

准晶体结构的发现让金属3D打印领域取得新突破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08-12 13:42:37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金属3D打印技术持续取得突破,尤其在提升航空航天与汽车工业零部件性能方面。近期,研究人员重点指出3D打印铝合金中的一项新发现:一种名为准晶体的原子结构。这类准晶体具有独特性。不同于食盐等传统晶体所具备的规则且重复的原子排列模式,准晶体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组织形式。其结构虽能填充空间,却始终不会重复完全相同的图案。这种有序的无序特性可赋予材料特殊的机械性能,这也解释了为何准晶体在增材制造领域引发关注。
8
    研究员安德鲁·艾姆斯在研究一种新型铝合金样本时,发现原子排列存在异常现象。通过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专家团队合作,他成功确认这些异常结构为准晶体。这种罕见结构似乎具备提升合金强度的能力。

    彭罗斯平铺图案为准晶体的特性提供了直观说明。该图案采用若干简单几何形状,但通过组合可形成复杂设计,即使扩展至较大规模,仍不会出现重复图案。

    基于这一发现,未来有望设计出新型增强铝合金,并刻意利用准晶体来提升材料性能。NIST团队不仅揭示了这些罕见结构的存在,还证实其具备增强材料强度的功能。铝在3D打印过程中属于难以精准控制的金属类别。据NIST物理学家张帆介绍,目前性能最强的铝材料在打印时易出现开裂问题,导致无法实际应用。部分原因在于,铝在打印过程中需被加热至远超其熔点的高温,这会改变其结构与性质。2017年,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铝锆合金,该合金可实现3D打印且不会开裂。受此进展启发,NIST决定从原子尺度解析其结构。正如张帆所言,理解原子排列方式对确保材料可靠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材料需应用于军事航空等敏感领域时。研究结果表明,准晶体在该合金的性能中扮演关键角色。金属中过于规律的原子排列会降低其韧性,因其易引发内部滑动从而导致变形。准晶体通过打破这种规律性,形成阻碍滑动的区域,进而提升材料的抗变形能力。

标签:

上一篇:模型生成器可以进行3D打印吗?要怎么操作
下一篇:3D打印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案例有哪些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