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在增材制造领域是极为常见的聚合物材料。作为热塑性塑料,其目前以粉末或长丝形式供应,适用于SLS(选择性激光烧结)、多喷射融合(MJF)乃至熔融材料沉积等技术。它也被称作聚酰胺(PA):这类塑料依据化学成分,尤其是所含碳原子数量进行分类——在3D打印市场中,最知名的当属PA12、PA11,以及用于FDM工艺的PA6。
尼龙的生产与核心特性
尼龙的起源可追溯至1935年,当时华莱士·卡罗瑟斯在杜邦化学公司实验室中首次合成尼龙6.6。该材料于1937年获得专利,1938年实现商业化,至今仍是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尼龙凭借其弹性与强度,最初主要用于纺织工业:1940年,它首次被用于生产女式丝袜。
工业领域常用的尼龙主要有PA11和PA12两种。有趣的是,二者不仅因单个碳原子差异被区分,起源也截然不同:PA11由蓖麻油(天然可再生资源)制成,而PA12源自石油。尼龙的来源及其环境影响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若条件允许,用户更倾向选择PA11,因其对与皮肤接触的物体具有更优特性。但需指出的是,PA11也并非完全环保——由于回收渠道有限,它最终可能与其他塑料一样被填埋处理。
在3D打印中,尼龙粉末的重复利用是一大优势。以HPMultiJetFusion工艺为例,其使用PA12、PA11等聚酰胺时,未使用的粉末(约70%)可与新粉末混合再利用,大幅减少浪费。
3D打印中的尼龙工艺特性
若考虑用于挤出式3D打印的长丝形态尼龙,主要类型为PA6。它具备诸多优异特性,如柔韧性、抗冲击性、耐磨性,机械性能与ABS相近。但需注意,尼龙与3D打印板粘附困难,因此打印机需配备加热板(温度约80℃)。存储时也需谨慎,因其吸湿性强,易吸收环境水分,可能导致后续打印问题。此外,其挤出温度需达250℃左右。尼龙长丝可作为聚碳酸酯的优质替代品,因其更易打印、更耐用,尤其适合需要强度的部件制作。
在尼龙粉末的增材工艺应用中,PA12因极高的机械与热性能成为行业最常用材料:它硬度高,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仍坚固,耐应力且吸湿性极低。此外,其后处理(如上漆、染色)也较为便捷。PA11同样以粉末形式存在,与PA12共享诸多特性,但也存在关键差异:PA11热稳定性更优,抗光与抗紫外线能力更强,且弹性良好。用PA11打印的零件耐用性更高,是生产功能原型或需重要机械性能的最终零件的理想选择。但需注意,PA11比PA12更易吸湿。
尼龙在3D打印中的典型应用
尼龙是一种极具实用性且应用广泛的材料。其柔韧性与耐久性使其非常适合汽车行业,例如制造耐摩擦、抗变形的零件。此外,它还可用于生产齿轮、铰链,或替代注塑成型中的部分塑料。值得一提的是,尼龙具备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造假肢等与皮肤接触的部件。同时,作为非研磨材料,它尤其适用于高使用率的物品及易磨损的内饰部件。最后,尼龙易于涂漆处理,可提升外观吸引力。
通过合理选择尼龙类型(PA6、PA11、PA12)并优化工艺参数,其可在3D打印中实现从原型到功能部件的多样化应用,成为增材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选择。
标签:
上一篇:HIPS的特性是什么?3D打印采用这个材料有什么用
下一篇:PEEK的特性工艺在3D打印中的应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