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加工网

销售热线:158-1687-3821
打印知识
打印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打印知识

FDM3D打印表面气泡成因与解决方案介绍

来源:杰呈3D打印 发布时间:2025-08-09 14:42:54 浏览次数:0
  • 分享到:
    与所有制造工艺类似,3D打印技术存在其特有的优缺点与局限性。当涉及制造复杂结构时,常会遇到各类技术障碍,例如材料过度挤压、零件翘曲或"象脚"现象。本文聚焦FDM/FFF工艺中零件表面出现的气泡或斑点问题——这些由细丝残留形成的小点或液滴,通常出现在挤出机启停移动路径附近,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在零件表面形成污渍。
8
    气泡形成机制

    FDM工艺中气泡的产生涉及多因素综合作用:

    收缩效应:回缩过程中,少量细丝被拉回喷嘴内部以防止滴漏。若回缩量不足或过度、速度过慢或频率过高,均会导致材料控制失效。

    温度影响:喷嘴温度过高会降低材料粘度,引发细丝不受控流出;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流动性不足。

    速度波动:打印速度过快或频繁变化会干扰层间结合,造成表面质量下降。

    冷却缺陷:层间冷却不充分可能导致材料滑动,形成不规则堆积。

    系统性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成因,可通过多维度参数调整实现优化:

    1.挤出系统校准

    执行E-Step校准:调整固件参数,确保挤出机精确控制每毫米细丝的挤出量。若发现实际挤出量与设定不符,可通过流量调节(控制单位时间挤出量)防止材料过剩。

    维护喷嘴状态:定期清理喷嘴内部残留物,避免因堵塞导致的挤出不均匀。

    2.回缩参数优化

    速度控制:将回缩速度提高约25%,确保细丝及时脱离喷嘴,减少材料滴落。

    距离调节:逐步调整回缩距离,过大可能导致喷嘴-细丝间隙引入空气,过小则无法有效防止滴漏。建议从默认值开始以5mm为步进微调。

    频率管理:通过切片机设置"最小回缩距离"(喷嘴移动超过该阈值才触发回缩),减少不必要的回缩动作。

    3.温湿与速度控制

    温度调控:根据材料类型调整喷嘴温度(ABS230-260℃、PETG210-250℃、PLA190-220℃),建议以5-10℃为梯度逐步降低温度。

    速度匹配:将打印速度降至5-10mm/s(可根据材料特性微调),确保层间材料充分融合。同步启用冷却风扇(以10%功率为步进增强散热),避免因冷却不足导致的材料流动失控。

    4.软件功能应用

    启用"惯性滑行"(海岸线功能):在Cura、PrusaSlicer等切片软件中激活该功能,通过预测喷嘴内压力变化,在移动路径结束前提前停止材料挤出,有效抑制终点处的材料堆积。

    通过上述参数的系统性调整,可显著改善FDM工艺中的表面气泡问题,提升零件成型的精度与美观度。这一过程需要结合具体材料特性与设备性能进行迭代优化,最终实现高效稳定的3D打印生产。

标签:

上一篇:3D计量扫描技术赋能增材制造全流程优化
下一篇:从参数调整到硬件优化的FDM3D打印全流程指南

相关产品
  • 模具钢

    模具钢
  • 钛合金

    钛合金
  • 铝合金

    铝合金
  • 不锈钢

    不锈钢
  • JCSC-6500韧性树脂

    JCSC-6500韧性树脂
  • 黑色尼龙PA12

    黑色尼龙PA12
  • 白色尼龙材料

    白色尼龙材料
  • 白色光敏树脂

    白色光敏树脂
  • PLA塑料材料

    PLA塑料材料
  • 软胶材料

    软胶材料
  • 耐高温光敏树脂

    耐高温光敏树脂
  • 3D打印红蜡

    3D打印红蜡
  • 透明光敏树脂

    透明光敏树脂
  • 半透明光敏树脂

    半透明光敏树脂
  • 高韧性光敏树脂

    高韧性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