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剂喷射金属打印(Binder Jetting, BJ)是一种采用"线扫描"方式的增材制造技术,其通过喷头选择性喷射粘结剂液滴与粉末材料结合,逐层堆积形成三维实体。该技术核心流程包含四个阶段:粉末床制备(均匀铺展金属粉末)、粘结剂选择性沉积(通过多喷嘴精确喷射)、逐层构建(重复铺粉与粘结过程)以及后处理(包括脱脂和烧结)。与传统激光熔融技术相比,BJ技术全程无需高热输入,避免了热应力引起的变形和翘曲问题,同时支持多种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合金、高温合金等的加工。
核心优势与性能指标
BJ技术显著优势体现在五大维度:一是成型效率高,喷头一次性喷射整个层片,速度比激光增材快3-5倍,日产量可达数百件;二是材料成本低,采用普通金属粉末(非高纯球形粉),成本仅为激光增材的1/3-1/2,且未粘结粉末回收率超95%;三是复杂结构适配性强,可制造内部镂空、lattice结构等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几何形状;四是无需支撑结构,简化后处理流程;五是设备成本可控,仅为激光设备的1/5-1/10,降低中小型企业进入门槛。典型性能指标包括打印精度±0.1mm、绿坯致密度55%-62%、烧结后致密度>99%。
材料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
材料体系涵盖铁基合金、钛合金、铜合金、难熔金属等,其中粘结剂研发是技术核心。国内企业如三帝科技已开发水基环保型和高强度溶剂基两类粘结剂,共20余种工艺配方,通过PVP交联优化和界面离子键强化提升坯体强度。国际研究聚焦环保粘结剂,例如果酸盐螯合剂替代传统有毒溶剂,实现烧结收缩率从20%降至2%的突破。关键技术突破包括:高精度铺粉系统(铺粉厚度精度±0.01mm)、多喷头协同控制(分辨率达1200DPI)、智能烧结工艺(控形控性技术)。
应用领域与产业化案例
BJ技术已在五大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当前BJ技术面临三大挑战:
烧结收缩控制:不同厚度零件烧结收缩率差异导致变形,解决方案包括开发非牺牲性粘结剂(Meta Additive)和优化粉末粒度分布(双峰粉末填充);
产业化成本限制:粉末成本较高制约大规模应用,需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材料价格。
康明斯公司采用BJ技术制造发动机喷枪头适配器,通过零部件生产审批程序(PPAP)验证,标志着技术成熟度获工业认可。
上一篇:绿光金属3D打印机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分析
下一篇:新手第一台3D打印机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