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增材制造与材料时,塑料和金属往往是首先被提及的类别。然而,当前3D打印兼容的材料体系已显著扩展,涵盖从陶瓷、食品到载干细胞水凝胶的多元化选择。木材作为新增材范畴的典型代表,正通过技术迭代与工艺创新,逐步融入3D打印生态。
木质材料现已兼容丝材挤出与粉末床等主流3D打印工艺,木材3D打印技术正逐步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即便缺乏传统木工技能的用户,也可通过该技术实现个性化木质部件的快速成型,堪称"数字化鲁班"的现代演绎。
木材3D打印的可持续价值
据《自然》杂志报道,人类已损失全球树木总数的54%。森林砍伐作为当代生态危机,迫切需要重构木材利用模式。增材制造技术以其"按需取材"的特性,成为木材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路径——该技术仅消耗必要材料,且支持回收材料循环再生。3D打印部件在服役周期结束后,可重新分解为原材料,开启闭环生产新范式。
挤出式木材3D打印工艺
木材3D打印的主流方案之一是丝材挤出。需注意的是,此类材料并非纯木质,而是由30-40%木纤维与60-70%聚合物粘合剂复合而成。打印过程极具趣味性:通过调节挤出温度,可实现颜色与表面纹理的动态变化。例如,高温条件下木纤维碳化会导致色调加深,但需警惕材料易燃性——若喷嘴温度过高且丝材进给速度不足,可能引发打印件烧损甚至起火。
木丝材料的显著优势在于其触感、外观与气味高度接近天然木材,且支持后续上漆、切割及打磨处理,进一步强化仿真效果。然而,其力学性能较标准热塑性塑料更弱,脆性特征明显,限制了其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当前木丝主要面向创客市场,用于爱好型或装饰性部件制作,代表厂商包括Polymaker、Filamentum、Colorfabb和FormFutura等。
粉末床工艺的木材3D打印创新
木材部件制备还可通过粉末床技术实现。该工艺采用锯末颗粒与粘合剂的复合粉末体系,颗粒细度达沙粒级,呈棕褐色。粘合剂喷射技术(如DesktopMetal与Forust合作开发的ShopSystemForustEdition)是该领域的代表性方案。该系统通过逐层沉积锯末粉末与粘合剂,可制造出零废料、复杂结构的木质功能部件,其表面质量显著优于丝材挤出工艺。
尽管设备成本较高,粉末床工艺在精度与材料利用率上的优势,使其成为高端木质部件制造的理想选择。从历史文物修复到奢侈品定制,再到全新形态的天然材料应用,该技术正拓展木材使用的边界。更重要的是,其数字化特性降低了木工技能门槛,使非专业用户亦可享受定制化木质部件的生产乐趣。
综上,木材3D打印通过工艺创新与材料循环设计,不仅为传统木材加工注入可持续基因,更开辟了个性化制造与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径。
标签:
上一篇:金属粘合剂喷射3D打印技术的行业应用与规模化生产趋势
下一篇:仿生学在3D打印中的技术实现与应用案例有哪些